第976章 不是此意

        空气中明明很吵,朱高煦却感觉好像很静。大概是他并不留心外面的声音,只注意到薛娘子没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薛娘子终于开口,只是声音越来越小:“以前奴家一直以为,自家绝不会变成那种人。邻里说三道四,奴家也问心无愧。可是……”她忽然用力地吸了一口气,抬起头道,“奴家不是那样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眼前这个装着胭脂水粉盒子的包袱,朱高煦顿时不知该拿回来、还是该继续推过去。他想了想,说道,“那我送别人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薛娘子埋头不语。

        气氛有点尴尬,朱高煦便左顾而言它,笑道,“这名号倒挺有意思的,应该出自一句话,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’,故曰天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薛娘子小声问道:“谁说的话呀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道:“记不得了。对了,上回咱们听到的琵琶曲,出自一首宋词,作那词的文人、也写过盛赞苏杭的词,我还记得几句。”他回想了一会儿在柔仪殿读过的书,吟道,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……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薛娘子好像对他背诗词很有兴趣,眼神也缓和了不少,认真地听着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将那难堪的包袱拿了回来,放到了木案上,故作轻松地说道,“我其实不是那个意思,先前也没多想,想着呢相识一场,今后也很难再见面了,顺手便买了点礼物。”他接着用玩笑的口气道,“我见着漂亮女人,难免殷勤了点,不过真不是别有用心,薛娘子实在想多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薛娘子的脸有点红,将头轻轻避了过去。朱高煦又道:“薛家好生把玻璃镜子制出来,以后你也不缺这点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还是没有出声,车厢里再次沉默。朱高煦也不再多言。

        很久之后,马车再次靠近薛家的那处铺面了,前头传来了马夫“吁吁”的吆喝声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忽然发现,薛娘子的眼睛也很红,忙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薛娘子转过头来,一开口就忍不住哽咽,“真的不见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忽然有点无所适从,他说道:“倒不是不想见面。正事谈好了,主要很难有机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,又有点感触地说道,“有时候就是这样的,总说有缘再见,可大伙儿都有自己的事,再见谈何容易?说不定到老也见不着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料薛娘子听到这里,顿时哭出声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道:“我说错了甚么话?”

        但薛娘子的肩膀一直在颤抖,停也停不住,还越哭越伤心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伸出手,本想安抚一下她,但忽然又犹豫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薛娘子忽然靠到了他的身上,将脸贴在他的肩膀上哭了一会儿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这才伸手抚摸她的后背,等着她的情绪过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过儿一会儿,她终于消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这才把脸凑过去,仔细闻了一下她身上的香味,果然与妙锦身上的清香很像。妙锦说得不错,主要还是这脂粉的气味。

        薛娘子抓住了他的手,放到了她的胸襟上,轻声道,“你总是在看,反正最后一面了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没敢造次,十分谨慎被动。

        过了一会儿,她坐正了身子,拿出镜子和手帕小心整理了一下妆容。接着她指着包袱问道:“侯大人要送谁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愣了一下,心道肯定不能送妃嫔、毕竟是别人不要的东西;沈徐氏估计不想要别人选的,她又不缺钱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便沉吟道,“还没想好,不过扔了可惜,随便找个妇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你送我罢。”薛娘子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道:“本来就是送你的,但我并不喜欢勉强女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多谢侯大人。”薛娘子拿起包袱,十分干脆地起身,弯着腰从后面走出马车。她放下帘子时,转头又看了朱高煦一眼,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高煦挑开窗帘一角,瞧了这铺子的大门一会儿,然后才拍了一下前面的木板。很快马夫的吆喝声就传了进来,马车也开始动弹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宫的路上,他渐渐觉得这些天的经历有点恍惚。他以为,自己似乎应该有很多感慨的话,倒没想到言语如此简单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像从来没见过她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后的一段日子,朱高煦几乎没空再想起薛娘子。年关临近,诸事越来越繁杂。单是各种祭祀与典礼就够他忙活的,过年时还得宴请宗室亲戚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的年节特别热闹,宫中张灯结彩,皇室仿佛每天都在庆贺佳节,京师城内更是喜庆喧闹了半个多月。

        上元节前后,运输火器辎重的海军船队,也陆续向北方起航。

        刚开始朱高煦曾亲自到港口、送别将士,后来几批他便没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他的心思一直悬着,只能耐心等待辽东战役的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辽东都司依旧管着大宁城。为准备此役,王斌中军从各卫所抽调的卫所兵,集结的地方也有两处,大宁城以及沈阳中卫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宁城内,孙勇二在自己那又小又破的住处,已经等了几个月,总算是等到了消息。

        今日情况有点奇怪,上头并没派个跑腿的来通知他,却是周元忠亲自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元忠是锦衣卫总旗官,常驻大宁城的锦衣卫军士里、他的职位最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一阵忙乱,急忙搬椅子到北面,请周总旗上坐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摇了一下那椅子,骂骂咧咧了两句,转身干脆地一屁股坐到了孙勇二乱糟糟的床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总旗大人等会儿,俺去烧水泡茶。”孙勇二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皱眉道:“别瞎折腾,坐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抱拳道:“小人得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一边从怀里掏东西,一边说道:“你小子运气好,正遇上锦衣卫缺人的时候、又让上头觉得你能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忙讨好地笑道:“要不是总旗大人给小人请功,谁知道哩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指着一份任命状道:“这东西你看看,看完先放俺这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锦衣卫北镇抚司小旗长?”孙勇二勉强识得一些字,吃力地看了一阵、连读带猜才搞明白,“大小是个官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道:“你在俺手下干,锦衣卫的身份别说出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又拿出一份任命状,“你要干的差事在这儿,沈阳左卫的一个总旗。这回咱们跟着大军去打科尔沁人,你得盯着本营里带兵的武将,有事儿就往俺这里密报。机灵点,别被人发现你是锦衣卫的人,不然都防着你、啥事也瞧不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道:“小人明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道:“这总旗一家都死绝啦,没人袭任。你的来历也帮你编好了,你本是辽东都司的军户,逃走后遭人捉住,当年圣上亲征鞑靼时聚集人马,你被送到军阵前面冲杀,因作战勇猛斩获敌将首级选入京营。现在兵部给各卫所补缺,把你的名字写到了沈阳左卫的单子上。记住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点了点头:“便是打鞑靼的那会儿立了功,别的都不用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又掏出了一些银币,放在床上数了数,“安家费,两份。照俺们大明朝的规矩,新官上任有一份安家费,锦衣卫小旗长也算官儿;最近就得出征,不管将领军士,都有一份兵部发的安家费。拿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抱拳道:“谢总旗大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数数。”周总旗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笑道:“俺有今天都靠总旗大人,还信不过您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点头道:“贪卖命钱,有人干得出来,俺是觉着烫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说罢在孙勇二肩膀上拍了拍,便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忙问道:“军中的武将会出啥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转头道:“不出事最好,若遇到武将密谋兵变、违抗军令、通敌叛逃者,见机行事,坐实了便可先斩后奏,或密报上峰。先干着,以后慢慢就懂事儿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又问:“俺挂着卫所的官职,带兵上阵,死了咋整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回顾这间屋子,又打量了他两眼:“你这光棍,死了白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接着说道:“朝廷现在抚恤丰厚,可是给家眷的。大致有一笔钱、有处宅子,寡妇安排织布针线的活儿干,孩儿朝廷养到十六岁,男孩儿去武备院读书习武,女孩儿去贤淑堂学识字礼仪女红。都是好地方,比那目不识丁长大的孩儿强百倍,还不用管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沉吟道:“俺只道武德圣上给军士发军饷,倒不知还有这好事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总旗道:“圣上带兵打仗出来的,厚待将士。再说俺们圣上有的是钱,听说在日本国抢了很多白银黄铜,京师的铸币作坊日夜不停的。南边市舶提举司对商贾也管得紧了,能把人祖宗十八代查出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说完便拿起斗笠,戴在头上,身体一猫出了门。孙勇二在门口抱拳鞠躬,等周总旗走到巷口,他才站直了身体。

        孙勇二回到破屋里,他先在地上手舞足蹈了一会儿,又将床上的银币数了三遍,脸都笑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还犹自念念有词,“祖宗总算管事儿了,再不保佑香火也要断哩。”